双钳相位伏安表标准规范:
一、校准规范要求
校准依据
需遵循地方计量技术规范(如JJF(新)11-2018),明确校准环境温度(23±5℃)、湿度(≤80%RH)及供电电源(220V±10%)等条件13。
校准内容覆盖电压(3-500V)、电流(10mA-10A)及相位(0-360°)测量精度,相位误差应≤±1°,电压/电流误差≤±0.5%14。
校准方法
采用标准信号源对比法,验证U-U、I-I及U-I相位关系,确保两输入通道绝缘隔离性能(耐压≥2kV)46。
需定期校验钳形互感器线性度,电流钳精度在1mA-10A范围内误差需≤±0.5%37。
二、技术参数标准
测量性能
电压分辨率0.1V,电流分辨率0.1mA,相位分辨率0.1°,满足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及差动保护CT相位关系检测需求47。
频率测量范围45-65Hz,支持三相电压相序判别及感性/容性电路特性分析58。
硬件设计
外壳采用工程绝缘材料,配备防振保护套,防护等级IP54,适应现场复杂环境46。
显示屏需具备高反差液晶显示,视角可调≥70°,字高≥25mm,确保户外强光下可读46。
三、双钳相位伏安表安全与操作规范:
安全要求
测试前必须确认设备接地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,禁止在潮湿或易爆环境中操作68。
接线时需避免裸露导体接触,测量过程中禁止插拔测试线以防电火花68。
操作流程
测量U-I相位时,需先接入电压线再夹持电流钳,防止误接线导致短路56。
判别感性/容性负载时,需结合向量图分析电压电流超前/滞后关系,采用逆时针方向标识相位差58。
四、维护与记录
定期维护
每6个月清洁电流钳接触面,使用细砂纸打磨氧化层,保持钳口闭合紧密36。
长期存放需取出电池,避免电解液泄漏损坏电路板68。
数据记录
校准报告需包含标准器编号、环境参数及修正值,保存周期≥5年13。
现场测试结果应记录电压、电流、相位及负载类型,形成电子化档案